|
|
让“绿色”渗入社会细胞——杭州市“创绿”活动有氛围有品位 |
|
http://www.hzgreen.com 2002年10月24日 |
杭州市自2000年启动“绿色社区”创建工作以来,为建立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,形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氛围,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了各个社区,让“绿色”渗入社会细胞,全面推进了“绿色社区”建设。
努力实践,探索环境宣传教育社会化机制。早在二、三年前,市环保局选择下城区大家苑社区进行创建“绿色社区”的试点工作,经过半年多的艰苦探索,在实践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“绿色社区”,怎样创建“绿色社区”等一系列问题,统一了思想,建立了规范,确定了“组织得力、活动经常、行为规范、环境洁美”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。2001年2月,市“绿色社区”创建领导小组组织本市240余个社区代表召开创建工作现场会,通过领导动员、经验介绍、现场参观、标准讲解等方式,发挥了试点的辐射带动作用,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为全市社区间“比、学、赶、超”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“绿色社区”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文化和生活观念迅速传播开来。在创建模范城市的大背景下,创建“绿色社区”的工作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,形成了良好的氛围。各个社区对“绿色社区”内涵的理解,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深化,从硬件上抓投入,从软件上求实效,使创建工作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。目前,杭州市已有县、区级“绿色社区”106个,第一批市级绿色社区13个,第二批申报市级的46个社区正在考评中。
讲究实效,形成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氛围。“绿色社区”的创建为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培育了新的群体,为环境教育社会化开辟了新的领域,为环境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找到了一个新的平台。杭州市“绿色社区”创建活动,已赢得了公众的赞誉,取得了明显的实效。一是推动了社区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。社区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,首先是认识的转变,从单纯理解为绿化和卫生工作,提升到作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。其次是模式的转变,从领导挂挂名,个别同志兼兼职转变为“书记主任亲自抓、环境副主任具体抓、社区干部各参与”的局面,形成网络体系,条块结合,各司其职。其三是行为的转变,用主观努力去克服客观困难,认真解决社区创绿活动的实际问题,改革创新,与时俱进。二是推动了社区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。“绿色社区”创建是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在社区建立的有效载体和手段,逐步成为社区居民掌握环保知识、提高环保意识、增强环境素养的基地。复兴南苑社区通过发动党员干部带动社区居民,改造社区环境,仅2002年上半年就投资12900多元购买花草树木8000多株。凤凰社区干部群众在大年初一冒着大雨打扫年三十日的鞭炮纸屑,引导了群众的文明行为。不少社区还分别开展了环境警示教育展览、环保纳凉晚会、环境知识竞赛和环保志愿者活动。三是推动社区环保硬件建设上了新台阶。硬件建设是“绿色社区”创建的物质基础,是社区创绿工作持续推进的外部条件。通过创建活动,大部分社区的硬件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。彩霞岭社区以“景观化、智能化、功能化、休闲化、生态化、网络化”六个方面为主抓手,在为期七个月的综合整治中,对小区内的楼房进行立面整治,开展了“拆违还绿”和“植绿扩绿”活动,成效显著,获得了杭州市旧小区整治优秀方案设计奖。在垃圾收集、分类,设置宣传橱窗、建造绿色走廊等方面,有氛围、有品位,主题鲜明,强化了环境教育人的功能。
杭州市在创绿工作中抓特色,出精品,形成了一套成功经验:注重协调职能部门与职能部门、绿色社区与共建单位的两个关系,共同推动创建工作;把握好领导重视、指导有力、考核严格三个环节,坚持“以质量定数量的原则”;重视构筑公众参与的多种载体,将创绿活动落到实处。
|
|
|